面对智能终端超高清化、强交互性演进带来的存储容量与能效双重升级需求,忆联新一代eMMC 5.1产品应时而生,凭借三大核心竞争力精准解决市场痛点。
· 容量倍增,驾驭高性能场景——256GB大容量升级,轻松应对 4K 视频编辑、AI 计算等高负载挑战。
· 能效跃升,功耗大幅下降18%——优化电源管理,大幅延长终端续航,显著降低散热与运营成本。
· TCO最优,兑现长期价值——高性能与低功耗兼得,显著降低客户全生命周期总拥有成本。
在AI的强劲催化下,消费电子、汽车电子及工业物联网等嵌入式应用场景中,大容量存储已成为刚需。以日常消费和汽车电子为例,高清影音内容、高分辨率游戏、大型应用、智能家居摄像头数据存储以及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应用,正持续推高大容量存储需求。
忆联新一代eMMC 5.1产品延续上代产品的高性能基因,顺序读写速度跃升至330/290 MB/s,随机读写性能达33K/30K IOPS。 其产品级与系统级性能均显著超越前代,尤其在系统随机读写性能上优势明显。同时,eMMC 5.1产品在64GB、128GB基础上,新增256GB容量版本,增容不降速,充分满足各类场景下的存储需求,避免用户因存储空间不足而频繁清理数据或更换设备,从长远来看,有效降低用户的TCO。
图1:忆联eMMC 5.1产品代际性能对比
eMMC 5.1产品通过低功耗架构设计与智能分级休眠机制,实现性能与能效精准平衡,产品级与系统级功耗优化均接近18%,有力打破了“容量升级必增功耗”的行业桎梏。搭载eMMC 5.1产品的智能终端在8K视频流处理、多应用并发等高强度任务中仍保持相对的低温运行,有效延长电池续航,降低设备散热设计成本。
而针对智能家居、工业物联网等24小时在线场景,eMMC 5.1产品创新引入分级休眠机制。在非活跃状态下自动切换至微安级睡眠模式,瞬时唤醒响应时间低于1 ms。
图2:忆联eMMC 5.1产品代际功耗优化幅度
整体存储方案的TCO涉及采购、能耗、维护与更换等多方面成本。eMMC 5.1产品通过“大容量+高能效+长寿命”这一核心三角模型,显著优化了从采购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成本。
1. 大容量寿命倍增设计
采用3D NAND和动态SLC缓存融合技术,在前代产品基础上进一步将寿命提升50%。配合智能磨损均衡算法,写入寿命200TBW(256GB),即使在智能手机每日20GB写入的严苛条件下,仍可轻松覆盖手机7年以上使用周期,避免因存储老化导致的卡顿或数据丢失问题。
2. 性能与耐用性的平衡
深度优化动态模式策略,根据实时负载动态调整SLC缓存和TLC主存的比例,兼顾突发写入速度与长期存储的需求,提供稳定性与更好的使用体验。综合来看,动态模式下性能波动减少50%以上(对比SLC优先),而闪存使用寿命可比单纯的TLC直写模式延长1 - 2倍,提升3 - 10年左右。
3. 可靠性驱动运维降本
固件采用强化版SPOR 2.0断电保护机制与LDPC硬解码与软解码纠错算法,使异常关机数据丢失风险降低90%以上,设备故障返修率可下降65%。
忆联新一代eMMC 5.1产品的能效与容量升级优势,可在典型应用场景中转化为显著商业价值。在数据量爆发与存储成本相互交织的行业背景下,eMMC 5.1产品以极致TCO为核心,为智能终端厂商提供“性能再升级、成本无顾虑”的存储解决方案,助力企业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智能设备生态,驱动百亿级市场迈入"能效经济时代"。